值此2025新年伊始,谨向各位业务伙伴、同仁及家人致以最诚挚的祝福。🥂✨❤️
#回顾2024年
从2023的严冬走来,2024年虽未见惊涛骇浪,却在潜流中孕育蓬勃生机。这一年,我们的中坚力量日渐茁壮,组织根基愈发稳健。我们重新确立了“专业与技术,让领先企业的运营更卓越”的使命宗旨,为征程指明方向。
在市场上,我们不仅继续巩固在交通、化工和装备制造等多个行业的优势,更在电力能源和公用事业领域取得突破。从大型能源集团、省级水务集团到服务数百家风电厂的装备制造商,我们不断扩展着行业版图。
年初我和部分同事谈及“国际化”将成为新趋势。这一年从服务百事可乐这样的知名国际品牌,到韶音这样“走出去”中国科锐科技企业。而我们在中东的海外化工项目,首次实现美元结算,更是我们国际化元年的重要成果。
#展望2025年
AI到达了临界点
2024年,AI领域看似喧嚣,却少有实质突破。(我们也一样)。OpenAI在年底发布的Sora也让人觉得不过如此。AI在降温么?
其实2024年最大的AI亮点在Claude3.5,它的存在不在于与ChatGPT、Gemini之前的评测得分。重要的是,“小众”的Claude3.5默默建立了一条AI应用的基准线。在这个基准线之上,AI可以不再需要人工修正而工作(只需要人工引导),这就是临界点的突破。无论是文案工作,还是编写程序,都变成了真正的生产工具。大多数人的ChatGPT、和国产的AI都只能算口号式的碎片化的生产力玩具。24年AI在实际工作中给予我大量的改变,我依然坚信它对信息化产业的颠覆性。
另一方面在市场上客户对AI的好奇心和憧憬高涨到前所末有的程度。
2025能否抓住机会,进行产品的转型,突破AI在生产力与商业价值上临界点,将决定未来几年我们的行业地位和战略方向。
市场驱动的主线:信创与国际化
2024年下半年,信创又被重新提上日程。25年将有更多的大型国有企业,围绕“国产化”进行实际的选型落地。
与此同时,国际化浪潮方兴未艾,将成为市场发展的又一重要推手。这两股力量的交汇,既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,也考验我们的战略布局与执行能力。
#迎接2025:开放思维,拥抱变化
新的一年,我深刻感受到变化的加速。一方面,我们需要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保持稳健经营;另一方面,信创、国际化与AI转型三大机遇迫切要求我们进行战略性投入和创新突破。
不可忽视的是,即便在传统业务中,随着中国特色管理实践的深化,客户需求的价值主张也在不断演变。这要求我们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,主动适应环境变化。
2025我们需要保持战略定力,看准主线机会,坚持服务“领先企业”作为我们的核心发力点。
同时新的一年保持开放。开放的感知变化,开放的建立新的知识体系。开放的探索产品上和项目机会上,前所未见的新形态。
#回顾我们的愿景
2025年我们大方向不变,通过提供专业、领先的“资产管理与设备服务”体系 让领先企业的运营更卓越。
🎯 我们在国产化的浪潮下,2027年底,我们会成为这个专项领域有市场影响力的公司(就如先前Maximo、Infor、SAP一样)。在大型集团化企业,资产密集型企业有过百家客户,以及二十家以上行业领导者合作成功案例,被领先者认可。
🎯到2029年底成为在“资产管理与设备服务”领域“技术能力、管理实践、网络构建、数据服务”上引领性的软件服务公司。不仅在中国,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管理与技术的输出。
🌞经历漫长的寒冬,2025将是种子破土而出的发芽之年,也是“融通致远”的关键时刻。在经济与行业的复杂多变中,我们需要打破边界,在变化中找到机遇;更需要融合资源与智慧,以创新寻求突破。2025是为未来打下牢固基础的重要一年。
无边界技术 CEO 吴若童
2025年1月1日